客散月痕白,凄然一抚膺。七年千里客,一点五更灯。
踪迹风中絮,心期定后僧。明王何处所,客梦亦无凭。
抵都二首 其二。清代。夏曾佑。客散月痕白,凄然一抚膺。七年千里客,一点五更灯。踪迹风中絮,心期定后僧。明王何处所,客梦亦无凭。
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夏曾佑。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赠心庵师。明代。释函可。昔日牛头山上老,朝朝暮暮为谁疲。人生七十寻常事,心行如君自古稀。
江行杂咏。清代。施闰章。鼓枻随渔父,乘槎老客星。莺声花屿暖,龙气雨潭腥。波绿澄湘浦,天青合洞庭。谁知渔子饭,绝胜五侯鲭。
病中感秋,时初丧寿佺子。宋代。杨万里。临晓睡偏重,不知窗已明。高梧下清露,宿鸟有寒声。愁岂关须事,秋来添雪茎。病身仍哭子,并作老来情。
九江口作。唐代。王昌龄。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和茅少溪寓会城次杜宪使韵。明代。林大章。单车南海驻江城,景色行边水月明。几处楼台三岛迥,万家杨柳一川平。长安日近鸾书焕,粤岭天高鹗影横。翘首朗宁瞻郡政,讴歌应似此方情。
嘲李叔慎、贺兰僧伽、杜善贤(善贤长安令三人皆黑)。唐代。刘行敏。叔慎骑乌马,僧伽把漆弓。唤取长安令,共猎北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