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林子抱材粗,一舸当时泛五湖。遍地荆榛悲战士,还乡泉石著潜夫。
浪游屐下寻鸿爪,长啸樽前挥鼠须。话到南蛮无限恨,孤山怕听泣啼鸪。
示秋叶用秋叶赠亚子韵。近现代。丁三在。谁云林子抱材粗,一舸当时泛五湖。遍地荆榛悲战士,还乡泉石著潜夫。浪游屐下寻鸿爪,长啸樽前挥鼠须。话到南蛮无限恨,孤山怕听泣啼鸪。
丁三在(1880—1937),一名三厄,字善之,号不识。钱塘人,后居上海。杭州著名藏书楼“八千卷楼”主人丁申之孙。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南社社员。濡染家风,精于版本目录之学。...
丁三在。丁三在(1880—1937),一名三厄,字善之,号不识。钱塘人,后居上海。杭州著名藏书楼“八千卷楼”主人丁申之孙。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南社社员。濡染家风,精于版本目录之学。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唐代。郑谷。入门长恐先师在,香印纱灯似昔年,涧路萦回斋处远,松堂虚豁讲声圆。顷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顾渚一瓯春有味,中林话旧亦潸然。
竹溪。唐代。李益。访竹越云崖,即林若溪绝。宁知修干下,漠漠秋苔洁。清光溢空曲,茂色临幽澈。采摘愧芳鲜,奉君岁暮节。
蓟州官署松鹤得城字。明代。唐之淳。公馆辟轩楹,长松有鹤鸣。色兼秋共迥,声与月同清。花向吟边落,苔从舞处生。吏归门半掩,不道在边城。
树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缓步首频回。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壮哉。
碧落高寒超下界,白云清煖隔浮埃。长怀往事成悽断,为读残碑剔藓苔。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 其六 游天平。明代。陶宗仪。树木沈沈翠作堆,瘦筇缓步首频回。天平山水真佳矣,文正祠堂亦壮哉。碧落高寒超下界,白云清煖隔浮埃。长怀往事成悽断,为读残碑剔藓苔。
和王侍御自沁州见寄兼送还朝二首。明代。杨巍。柱史吾乡彦,高情奈别何。有书来晋水,无梦不漳河。乱后征徭急,明时谏诤多。老怀关世事,况听大风歌。
和固道韵问谹父小疾 其一。宋代。王洋。木落亭皋远思,疏帘清簟棋声。闭门十日知否,风月愁人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