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染碧鸥天,傍杨枝、低拂涟漪清浅。应忆乍生时,相逢处、指点画桥芳岸。
寒生断泖,依依犹自飞新燕。织段閒愁流不去,渐被晚风吹乱。
眉痕照影经年,甚缁尘不浣,总馀泪点。舴艋恐难禁,青溪路、还送冷红千片。
湘江解缆,断魂更逐斜阳远。前度池塘清梦渺,谁道寄情都懒。
南浦 春水。近现代。陈方恪。嫩染碧鸥天,傍杨枝、低拂涟漪清浅。应忆乍生时,相逢处、指点画桥芳岸。寒生断泖,依依犹自飞新燕。织段閒愁流不去,渐被晚风吹乱。眉痕照影经年,甚缁尘不浣,总馀泪点。舴艋恐难禁,青溪路、还送冷红千片。湘江解缆,断魂更逐斜阳远。前度池塘清梦渺,谁道寄情都懒。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云弟风儿过访四首 其二。清代。陈忠平。连袂优游到野圻,风开天目一鸥飞。盘旋便欲携云下,与我同参物外机。
貌雪诗。南北朝。萧统。既同摽梅英散,复似太谷花飞。密如公超所起,皓如渊客所挥。无羡昆岩列素,岂匹振鹭群归。
昭君怨四首。宋代。曹勋。人生无定端,万事固难料。美好招世患,才謟过忠告。正淑不自媚,私谒事妍笑。入宫逾十年,嫉妒掩称道。疎贱难来容,况复昧倾巧。一朝见排弃,众笑蛾眉好。驱车临出门,盛饰舒怀抱。不怨君王远,不怨父兄老。唯怨蛾眉悮一生,荣枯不得同百草。
奉命奏告山陵四首 其一。元代。赵秉文。祗命款园陵,俶装事行役。黄叶宿几程,青山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