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金萼匀香雪。柳眼低相结。东风吹遍上阳春。肠断满城箫鼓、说升平。
笙歌散后游人去。微润天街雨。酒怀幽思两谁同。消受玉楼人起、五更钟。
虞美人。近现代。陈方恪。梅花金萼匀香雪。柳眼低相结。东风吹遍上阳春。肠断满城箫鼓、说升平。笙歌散后游人去。微润天街雨。酒怀幽思两谁同。消受玉楼人起、五更钟。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裴将军宅芦管歌。唐代。岑参。辽东九月芦叶断,辽东小儿采芦管。可怜新管清且悲,一曲风飘海头满。海树萧索天雨霜,管声寥亮月苍苍。白狼河北堪愁恨,玄兔城南皆断肠。辽东将军长安宅,美人芦管会佳客。弄调啾飕胜洞箫,发声窈窕欺横笛。夜半高堂客未回,祗将芦管送君杯。巧能陌上惊杨柳,复向园中误落梅。诸客爱之听未足,高卷珠帘列红烛。将军醉舞不肯休,更使美人吹一曲。
九日陈士良宅玩菊次韵王洁斋菊有醉杨妃紫霞杯二种 其三。明代。杨士奇。红白丛丛相映开,一丛别捧紫霞杯。满含玉露香胜酒,九日无烦太守来。
题烟霞驿。宋代。陶弼。歌声野色中,人乐岁时丰。暑雨阻阳杂,秋田早晚同。岭云无烈日,江树足凉风。自指香山语,前村有路通。
闽浙之交三首 其一。元代。马祖常。闽峤人居罨画图,客行只欲望京都。笋舆轧轧相思岭,秋雨空濛叫鹧鸪。
丙申元日为景贤寿。元代。耶律楚材。龙沙一住二十年,独识龙冈郑景贤。诗笔饶君甘在后,琴棋笑我强争先。冷官何啻广文乐,归计犹存谷口田。劫外壶天寿无量,请公勤叩祖师禅。
开玄堂下有两雁互浴盆池王真人命工绘为图。元代。陈旅。玉麈山前紫雁飞,真人燕坐久忘机。馀不溪水连天碧,只借盆池浣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