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握手伤离别,泗水东流。锦缆龙舟。最怕黄昏泊石头。
天涯江袖情何限,好语难酬。一曲吴讴。秋雨如人泪不收。
采桑子 其二。近现代。陈方恪。霸陵握手伤离别,泗水东流。锦缆龙舟。最怕黄昏泊石头。天涯江袖情何限,好语难酬。一曲吴讴。秋雨如人泪不收。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送人赴试。宋代。陈造。之子是荆璞,温纯仍琢磨。诸公推大手,壮岁合贤科。豹雾三年隐,龙门一跃过。得诗应自慰,老子阅人多。
廿五兄宣义见招偕诸弟赴新亭宴集即席有作。宋代。喻良能。潇洒新亭好,松长桂亦稠。清秋集鸿雁,暇日劝觥筹。既远含香直,何辞秉烛游。主人情义重,终宴不知休。
寿西涯相公。明代。何景明。黄阁文章鸣大雅,玉机功业赞维新。十年天下先忧激,五亩园中独乐身。南极寿星朝北斗,灵芝仙草映长春。裴公郭相看前代,社稷苍生望老臣。
浦阳十景 其八 东岭秋阴。元代。吴莱。几点晴云著树梢,寒山苍莽类城壕。鸡豚日落声相接,鹳鹤风凉势自高。小径残榛分岭脊,平畴净绿带溪毛。朝来雨足多秋意,井上无人事桔槔。
白鹭洲夕泛。明代。宗臣。有客扁舟晚何遆,千峰万峰秋欲滴。一尊落日堕归鸿,万片断虹随暮鹢。美人何处摘兰苕,白鹭千行起芦荻。明月偏思广陵箫,梅花又落江城笛。与君一醉大江头,醒后天河挂东壁。
初夏病起同梵音公坐玉渊潭。明代。释今全。久病成疏懒,忘机日枕流。好花犹共啸,春鸟尚能留。对坐宴危石,临风足古丘。薄寒动归思,前路水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