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屋蛎垣低夹道。翳紫珍丛,露颗迎初晓。一曲遥峰青窈窕。
野塘嫩綵鱼鳞小。
指点江村烟树渺。如许韶光,直恁鹃啼老。陌上游骢嘶不到。
落红几点黏新潦。
蝶恋花 其三 和王静安韵。近现代。陈方恪。竹屋蛎垣低夹道。翳紫珍丛,露颗迎初晓。一曲遥峰青窈窕。野塘嫩綵鱼鳞小。指点江村烟树渺。如许韶光,直恁鹃啼老。陌上游骢嘶不到。落红几点黏新潦。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九月一日寄谢太守。元代。成廷圭。出入侯门五见春,每承分粟济清贫。托交独喜君知我,临老犹将子累人。公论几时令捧檄,私恩有日效扶轮。鱼书一札珍藏在,白发西湖愿卜邻。
决定信斋不遇 其一。宋代。释居简。不二门高八字开,寥寥不见一人来。从门入者居门外,却笑时人点额回。
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十四。宋代。释从瑾。无魔无我已降魔,添得时人眼里花。今日镆铘无用处,也知贼不打贫家。
春日登楼 其二。宋代。刘攽。野性耽章句,春容看旅愁。眼前都俗物,天外倚高楼。芳草茫茫绿,清淮
李西平晟。清代。张晋。孤军支挂竟能存,荡灭群凶奉至尊。天实生公为社稷,帝犹念旧到儿孙。结欢延赏难消怨,独理元澄解报恩。地下老臣应感泣,一封手诏慰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