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初剥枣。又片叶琤霄,乱蛩催晓。海涯倦旅新来瘦,万里西风毷氉。
关山笛弄,感弃国秋蓬年少。抛不断、惟有相思,随人总如芳草。
当时俊约珍盟,甚路隔仙源,信沉青鸟。岁华电埽。
空赢得、镜里吴霜侵早。玄都再到。尽打叠、刘郎愁稿。
眠未稳、惊起寒枝,啼乌夜绕。
玉烛新 壬申秋夕。近现代。陈方恪。东邻初剥枣。又片叶琤霄,乱蛩催晓。海涯倦旅新来瘦,万里西风毷氉。关山笛弄,感弃国秋蓬年少。抛不断、惟有相思,随人总如芳草。当时俊约珍盟,甚路隔仙源,信沉青鸟。岁华电埽。空赢得、镜里吴霜侵早。玄都再到。尽打叠、刘郎愁稿。眠未稳、惊起寒枝,啼乌夜绕。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中秋登南昌南楼玩月有寄用东坡韵。宋代。李结。南昌仙人楼何高,上凌月窟宵察毫。三年两次失佳会,不随众上看银涛。尔来散尽便娟子,十丈飞甍杳如水。酒酣舞节无奈何,忽复登楼惆怅起。此时碧汉飞晶丸,妖蟆避焰都潜蟠。转留更恋玩莫释,冰辉乱溢生芒寒。回首秦吴复燕汴,繁华百代须臾变。但闻帝子閟银盘,那见仙人遗铁板。重挥双泪对江山,露草风镫若个坚。照遍古人今月在,不留今月古人看。古今看月斯楼好,一一欢娱太潦草。数去明年恐更非,悲来今夕还应老。自从离别万事贫,南昌风景尽愁人。凭栏一吐肝胆出,为寄当时楼上客。
题松江寺僧游浙卷。元代。卢琦。松下上人相邂逅,座中为我说天台。每瞻大士云间现,曾访群仙洞里回。明月在梁虹影动,西风入树鹤声来。远人亦欲东州去,准拟题诗满石台。
为所性侄题小景三首 其二。元代。欧阳玄。浦口归帆落,沙头行客回。林间酒旗出,快著一篙来。
馆娃宫院秋沈沈,采香芳径花委金。吴王旧事久寂寞,此地犹怀千古心。
黄堂高兴动樽俎,三百画桥丝管音。吴侬但识宴会乐,那知绕屋棠阴森。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其三。宋代。周麟之。馆娃宫院秋沈沈,采香芳径花委金。吴王旧事久寂寞,此地犹怀千古心。黄堂高兴动樽俎,三百画桥丝管音。吴侬但识宴会乐,那知绕屋棠阴森。
竹石图为都指挥徐信题。明代。杨荣。长林雨晴露山骨,怪状奇形何突兀。有似烟消虎豹蹲,更疑水落鼋鼍出。修篁落落共几竿,碧玉交映金琅玕。老虬青春露骨角,威凤白日生羽翰。吁嗟物情易衰朽,惟此竹石能持久。欲看践履竟何如,一片贞坚更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