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
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
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
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高阳台 赠洗斋。近现代。陈方恪。绯苣同心,灵鹣共命,梅边稳住吟身。小谪华鬘,从知早种兰因。璿玑才调风流远,羡沤波、福慧平分。尽消他、韵事红闺,刻烛裁云。石城大好家居在,傍绒庄绮陌,烟水东邻。璧月新愁不散,轻上眉颦。无端锦瑟空房语,送华年、断梦成尘。俧谁怜,青鬓萧疏,对影朝昏。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客自富川来言湖水已到万坡。宋代。周紫芝。昔年唤客饮湖边,犹记湖天五月寒。白鹭翻空归杳霭,惊涛卷雪到杯盘。鲲鹏水击三千里,云梦胸吞八九宽。想得拍堤春涨满,又吹飞雨湿阑干。
桂月凭阑。元代。凌云翰。银屏深掩烛烧残,金粟枝头玉露寒。阵阵西风吹不断,肯教闲却画阑杆。
秋阳黯淡比寒晖,砚匣书床生事微。帘幕霜前新燕去,窗棂日隙冻蝇飞。
吹葭自候雷风动,炼石谁支天水违?跃马挥戈竟何意?相逢应笑食言肥。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三。清代。钱谦益。秋阳黯淡比寒晖,砚匣书床生事微。帘幕霜前新燕去,窗棂日隙冻蝇飞。吹葭自候雷风动,炼石谁支天水违?跃马挥戈竟何意?相逢应笑食言肥。
早春。唐代。刘长卿。微雨夜来歇,江南春色回。本惊时不住,还恐老相催。人好千场醉,花无百日开。岂堪沧海畔,为客十年来。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宋代。江开。至正四年饥大蝗,独投黄觉依僧房。曾脱袈裟作天子,寂寞御容仍上方。摄山挺秀压江左,楼台金碧殊煇煌。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遁迹此间日供奉,石鼎往往焚御香。奇哉灭国自阉宦,此乃忠义为逋亡。我从山僧请像谒,心神肃如登庙堂。僧指一幅曰太祖,帝者姿貌真非常。龙颜河目照楝宇,炯如碧海升朝阳。斑斑黑子炳额际,锐上丰下神轩昂。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青笠短衣不敢拜,但见英风飒飒须眉飏。赫若雷霆怒不息,非此不足平八荒。布衣崛起一天下,西汉以本谁颉颃。铁马丛中得圣女,始终内助缘糟糠。仙容广润逊而顺,修眉直立柔能刚。化家为国接正统,后有炎宋前汉唐。赤帝子凭三尺剑,司晨有牝秽德彰。太原起事乱宫掖,雀屏窃窕难赞襄。黄袍真人亦诡谲,莺胶再续无短长。惟兹内外合开创,双悬日月垂明光。宫闱一代最清肃,女箴女诫多顶防。龙种为鱼卒颠覆,万子万孙空惨伤。我朝宽大泽其裔,东楼白马延余庆。孝陵抔土置守卫,松耶柏耶何苍苍。阴雨龙旂见钟阜,丰碑御札刊神场。不然鼎革数百载,诸陵白露犹沧桑。何况真容写尺幅,应作劫灰飞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