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湖边,看迤逦、崇城如画。记当日、鞭丝帽影,几番游冶。
小苑新莺啼梦后,碧山凉月吹箫夜。尽栖迟、白首卧江南,何为者。
废塔外,残阳泻。孤屿畔,双凫下。祗琴樽消歇,绮缘都舍。
沧海清音人已远,江关旧恨身偏写。更支节、倦眼独临风,秋潇洒。
满江红 丙申秋日病起后湖作。近现代。陈方恪。倚棹湖边,看迤逦、崇城如画。记当日、鞭丝帽影,几番游冶。小苑新莺啼梦后,碧山凉月吹箫夜。尽栖迟、白首卧江南,何为者。废塔外,残阳泻。孤屿畔,双凫下。祗琴樽消歇,绮缘都舍。沧海清音人已远,江关旧恨身偏写。更支节、倦眼独临风,秋潇洒。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己未试监假道于严报谢使君。宋代。吴龙翰。秋试贤关掷雉卢,道经邻郡拜真儒。棠阴日暖鸟声隽,苔迹月明吏影臞。春野一犂今有犊,暮歌五袴昔无襦。片帆愿借吹嘘力,一舸清风不用租。
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唐代。温庭筠。稻田凫雁满晴沙,钓渚归来一径斜。门带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属邻家。皋原寂历垂禾穗,桑竹参差映豆花。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纪梦。清代。吴昆田。驱车出我里,周道方倭迟。半涂怅阻绝,舍车行委蛇。忽然入广厦,碧树交阶墀。转转得湫隘,荒岁不可治。就中一仄径,仰首山嵚巇。沿缘升其顶,怪石愁伏狮。下视浊浪高,风帆莽东驰。北流界一线,水色清涟漪。号咷出水底,入耳心惊疑。旁有二士语,落漈固如斯。深渊万万丈,一羽沈若遗。堕落果何代,终古声在兹。闻之增叹惋,却立神为疲。打窗夜雨急,蛩响徒伤悲。
人日登陶然亭。清代。郑孝胥。春来料理唤吟朋,暖日江亭便可登。林杪山光能映酒,芦根泉脉欲消冰。閒曹踪迹人谁觉,老辈追陪我亦曾。犹有后山同刻意,故应风味爱盲僧。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宋代。苏轼。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别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唐雎说信陵君。两汉。佚名。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