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海群山望欲平,天留三老待河清。银髯照酒龙蛇动,古屋传灯魑魅惊。
楚泽行歌伤去国,杜陵野哭伫收京。漫漫长夜何时旦,转恐荒鸡是恶声。
喜晤孙养臞、余越园、刘卓群三先生于龙川,养臞先生出示《待旦集》并越园先生和章,感赋。近现代。王季思。负海群山望欲平,天留三老待河清。银髯照酒龙蛇动,古屋传灯魑魅惊。楚泽行歌伤去国,杜陵野哭伫收京。漫漫长夜何时旦,转恐荒鸡是恶声。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唐代。李白。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君王纵疏散,云壑借巢夷。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中阔道万里,霞月遥相思。如寻楚狂子,琼树有芳枝。
豫章行。南北朝。薛道衡。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窻望早春。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壻。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愿作王母三青鸟。飞去飞来传消息。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
茶中杂咏。茶笋。唐代。皮日休。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陈氏母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李之仪。白首严冰雪,清风逼里闾。空残贝叶偈,不见锦囊书。表表名终在,诜诜庆有馀。会如华夏约,他日看高车。
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唐代。杨衡。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