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疑云水疑烟,何处江南不可怜。欲向黄桥问消息,野桃花发又今年。
黄桥二绝 其一。近现代。王季思。青山疑云水疑烟,何处江南不可怜。欲向黄桥问消息,野桃花发又今年。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莺啼序 用宋人韵。清代。龚自珍。残年半销金兽,启朱帘琐户。悄凝盼、十里蘅皋,多少心期伤暮。梦回后、半霎凭栏,春烟阁断天涯树。仗莺魂有力,唤起一天浓絮。昨日闲愁,今朝暗恨,似濛云惹雾。拈彩笔、亲制红词,有人怜赏心素。正沉沉、春深似海,低徊年华金缕。作人间、病凤啼鸾,原输鸥鹭。胭脂含怨,锦瑟生愁,怅春似逆旅。枉二十四番寒暖,次第催完,变了漫空,扑人花雨。钗寒佩瘦,红敧绛病,惺惺胡蝶谁家宿,况连天、香草崇兰渡。予怀渺渺,灵修尚隔中央,只恐弃我如土。凌波袜懒,绣线裙松,换吴棉白苧。为一种、心情无奈,断送韶颜,憔悴而今,劝君休舞。浑都不管,愁侬怨汝。灵犀一寸明见,更何须、弄入瑶琴柱。纱窗日落无人,独倚黄昏,有谁省否。
题听雪窝。元代。胡奎。天寒虚室夜萧萧,谈坐蒲团转寂寥。著树似兼风叶堕,窥帘应杂雨花飘。色从白处分明见,声入空中即渐消。明日庭前询侍者,不知若个立齐腰。
漫兴 其四。清代。陈鹏年。客从故乡至,为我理瑶琴。流水本无意,高云若有心。朔风吹早雁,落叶下疏林。之子不归去,衡山空自深。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唐代。李益。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久不作诗偶赋。明代。薛瑄。案头彩笔倦长吟,陡觉诗情动不禁。湖海尽除当日气,田园深称老年心。种瓜已自连东畛,栽漆还应满北林。汾水晋山无限好,拟逢清景更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