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香画竹真是竹,大笔淋漓写大幅。槎桠肝肺森开张,撑胸奇气横喷薄。
兰气喜,竹气怒。琅玕十丈欲干霄,尊前更爱墨花舞。
令人却忆戚南塘,十万狼筅恣扫荡,鲸波溅血日无光。
此君自有封侯相,愿与君家龙泉之剑永宝藏,指灭胡尘靖四方。
题古香画竹赠金维坚。近现代。王季思。古香画竹真是竹,大笔淋漓写大幅。槎桠肝肺森开张,撑胸奇气横喷薄。兰气喜,竹气怒。琅玕十丈欲干霄,尊前更爱墨花舞。令人却忆戚南塘,十万狼筅恣扫荡,鲸波溅血日无光。此君自有封侯相,愿与君家龙泉之剑永宝藏,指灭胡尘靖四方。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申应时卜居京口名之曰云栖又曰小筑乞诗送行 其二。宋代。韩驹。不分西津亭下石,二年输与白鸥眠。而今更恨申居士,占断旁边著钓船。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唐代。皮日休。涔涔将经旬,昏昏空迷天。鸬鹚成群嬉,芙蓉相偎眠。鱼通蓑衣城,帆过菱花田。秋收吾无望,悲之真徒然。
观湖。元代。陈高。胜日携佳友,出郊眺长湖。积波何微茫,巨浪争奔趋。隐耳惊万雷,喧空撼千夫。上下宇宙混,东西垠堮无。皛淼浸百里,彷佛吞三吴。坤舆坼不合,鳌极倾莫扶。晶光浴秋日,簸弄琉璃珠。蜿蜒吴中山,黛色青模糊。夫椒据其左,林屋在南隅。风前渔舸并,烟际归帆孤。幽浦出菱芡,浅渚生葭芦。濯濯见白鸟,汎汎浮青凫。双眸劳应接,宿酲为之苏。倚树兴不浅,哦诗神欲徂。念昔天地辟,水府开玄都。禹功定震泽,周官书具区。于今几千载,灌浸无时枯。吴越争战地,废兴等摴蒲。嗟我与诸君,胜览得自娱。不须感今古,临风且倾壶。
汲江煎茶。宋代。苏轼。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挽朱廷尉可大十六韵。明代。胡应麟。冠玉凌云美少年,峥嵘人代撷青钱。批鳞日惨双龙阙,折角风吹五鹿筵。劲气千秋横碣石,馀生万死出甘泉。无论廷尉张罗事,政忆司空解绶年。石匣苍茫南斗下,盐车沦落太行前。吹嘘土壤人谁测,物色尘霾尔并贤。赫烨兰阴回卤簿,殷勤瀫水系楼船。腾空騄駬庸多让,贯日虹霓岂偶然。去住未妨鸿羽隔,升沉俄析雁行联。飞扬大业河山并,突兀雄词海岱悬。共拟隋珠还汉阙,那知和璧瘗蓝田。藜空向阁残新序,草没雄亭掩太玄。强直自知文季遂,贞孤谁并伯喈传。关心雨露酬前席,极目乾坤倚断弦。函谷青牛沉紫气,匡庐白鹿吊黄泉。生刍一寄遥天外,万壑松湫冷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