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年华柳絮风。鬓云衣雾两朦胧。酒筹如意枝枝绿,骰子相思面面红。
欢易换,意难通。翠楼重上与谁同。空花著袂无多子,惆怅归来似梦中。
鹧鸪天 其二。近现代。王季思。柳絮年华柳絮风。鬓云衣雾两朦胧。酒筹如意枝枝绿,骰子相思面面红。欢易换,意难通。翠楼重上与谁同。空花著袂无多子,惆怅归来似梦中。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雪夜访戴图。元代。欧阳玄。雪夜操舟童仆劳,偶然归去便称豪。若为返棹成佳趣,转忆当时不出高。
落日怅望·昧旦多纷喧。南北朝。谢朓。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师友六言一首。宋代。刘克庄。闻诸师者本同,取之友者亦公。高才有出象外,精义不离个中。南渡大儒管见,西山先生正宗。
客中书事。宋代。陈藻。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翁灌蔬园。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