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草阶前春去,落梅笛里眉颦。梦中情事几分真。
枕痕伤别泪,灯影隔花人。
锁恨重楼寂寂,酿愁细雨纷纷。子规啼血到黄昏。
如何三月尽,犹有未销魂。
临江仙 记梦。近现代。王季思。斗草阶前春去,落梅笛里眉颦。梦中情事几分真。枕痕伤别泪,灯影隔花人。锁恨重楼寂寂,酿愁细雨纷纷。子规啼血到黄昏。如何三月尽,犹有未销魂。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从军行 其四。明代。释宗泐。草枯马不肥,风烈衣尽破。建牙帐外立,枕鞍雪中卧。仓皇火伴惊,校尉点兵过。
昌华苑。明代。陈子升。南汉风流地,芳湖曲带潮。芙蓉依殿脚,杨柳近宫腰。一往多疑冢,千年不复朝。空馀化萤草,羃历彩虹桥。
宝庆喜雪。明代。薛瑄。一夜瑶华遍楚壖,霜台晓色正清妍。天从北极行时令,气肃南荒压瘴烟。春信喜传庾岭树,客怀宁忆剡溪船。观风使者无他祝,愿与官曹咏有年。
秋兴。明代。贺一弘。西风动高林,竦然惊非昨。时序迫相催,朱颜日销铄。素心将谓何,而今乃落落。进不跻云霄,退不遁丘壑。栖栖度年华,何时偿宿约。閒且一登楼,对景引杯酌。
过永淳县除夕夜宿道庄与潘黄门对酌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此日不再得,此岁其如何。此岁还此日,一觞当一歌。往事成陈迹,流光逐逝波。年徂志不就,歌竟独长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