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落黄叶,曲涧泻流泉。千山浩然风露,月色淡如烟。
此境何人曾到,但见群仙来去,玉趾点琴弦。纱裙云朵朵,粉翅蝶翩翩。
萧邦曲,芭蕾舞,两空前。诗情画意难到,妙处为君传。
为问神仙何在,但在人间好处,真美发光鲜。努力从兹去,高步大罗天。
水调歌头 观《仙女们》舞曲。近现代。王季思。疏林落黄叶,曲涧泻流泉。千山浩然风露,月色淡如烟。此境何人曾到,但见群仙来去,玉趾点琴弦。纱裙云朵朵,粉翅蝶翩翩。萧邦曲,芭蕾舞,两空前。诗情画意难到,妙处为君传。为问神仙何在,但在人间好处,真美发光鲜。努力从兹去,高步大罗天。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王季思。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明代。王守仁。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益寿美金花。近现代。侯善渊。灵源虚静。物换流阳如宝镜。满目清光。寂寞无为用在常。本乎一性。返照真空终复始。性命俱全。炼就阳神得自然。
再和赠故人。宋代。冯时行。煌煌六艺学,兀兀门亦专。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安。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策勋径投笔,守志甘抱关。渥洼万里心,束刍老厩闲。岂无苜蓿盘,可以羞晨餐。岂无芰荷衣,可以备祁寒。天地日莽苍,逢辰谅多艰。世既不吾与,不去良亦顽。摇摇故山心,长风动旌旃。君今门下士,良庄满人寰。与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异时白云邸,仰君分酒钱。富贵无相忘,勿徒况永叹。
中秋。宋代。洪皓。旧时相识惟明月,三五而盈盈又缺。盈时常少缺常多,恰惟人间足离虽。我今一别已三年,中秋三见望舒圆。乌衣燕子尚得返,鸿雁正尔翔幽燕。此时蟋蟀犹在宇,声声悲吟正独处。耿耿不官梦难成,翩翩蝴蝶亦辞去。寒阄韵咽草木黄,金风恻恻奏清商。援琴拟操明月吹,调高曲古转凄凉。母曰嗟予久行役,宁知万晨为羁客。乌鹊南飞飞不高,愿为黄鹄无羽翼。潇相水疾影沉沉,鄂渚楼高兴又深。明年此际知何处,再睹婵娟照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