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
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
余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
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
中秋雨霁宴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庄舟中看月。近现代。陈三立。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峰气吐氤氲,水怪眩出没。大千琉璃盆,浩浩风露积。余情阅生死,对此洗肝膈。塔影倒楼居,回顾三潭白。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明月亭下作。宋代。孔武仲。杳杳芜城起暮钟,亭亭华月照秋容。便疑碧海依墙堑,云水情知隔万重。
叠前韵寄乃子咨 其二。明代。陈献章。耳目无交不展书,此身如在太清居。雪消炉焰冰消日,月到天心水到渠。一一园花都傍暖,飞飞江燕未将雏。好春好伴须行乐,束起松根七尺蒲。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唐代。岑参。江上云气黑,
豸史爱登览,习池初过从。惊风翻锦树,密雨乱芙蓉。
笔岭抟孤凤,皇潭隐卧龙。炎荒多胜槩,衰拙荷包容。
风雨观桥于河西遂观莲于吕将军园亭嘉宾胜会与是用乘奉次骝山道长原韵八首 其五。明代。符锡。豸史爱登览,习池初过从。惊风翻锦树,密雨乱芙蓉。笔岭抟孤凤,皇潭隐卧龙。炎荒多胜槩,衰拙荷包容。
踏莎行。明代。刘基。破暖轻风,做寒细雨,冥冥飞过空江去。客中无物可消愁,绿阴满院黄莺语。琴断朱弦,香销翠缕,连天碧草人何处。欲乘斜日望长安,伤心烟浪迷南浦。
赋得一日成三赋应令诗。南北朝。江总。副君睿赏遒。清夜北园游。下笔成三赋。传觞对九秋。飞文绮縠采。落纸波涛流。树密寒蝉响。檐暗雀声愁。绿溆明层殿。青山照近楼。此时盛礼物。顾省良若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