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阨斯文,八儒晦光采。
栖遯偶皂帽,吟落尾闾海。
扶筇犹获归,湖山俨相待。
葑堤桂坞间,婆娑一老在。
依依朋旧尊,飞唾接欸乃。
元气湿古怀,观生手承颏。
余挂牛刀梦,畏垒祝未改。
寿许狷叟八十。近现代。陈三立。世乱阨斯文,八儒晦光采。栖遯偶皂帽,吟落尾闾海。扶筇犹获归,湖山俨相待。葑堤桂坞间,婆娑一老在。依依朋旧尊,飞唾接欸乃。元气湿古怀,观生手承颏。余挂牛刀梦,畏垒祝未改。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隐居杂兴 其四。明代。薛亹。不慕功名宇宙间,此身愿与白云闲。采芝年上枫山顶,垂钓时临鳄水湾。月落岩前风虎啸,云遮洞口雨龙还。空林天暗茅斋静,常把柴门日夜关。
清平乐 送家柘西再入东粤。清代。沈岸登。柳风斜陌。催送晴绵白。昌歜浮杯留未得。又早匆匆南北。墨江试下珠江。鄂君绣被船窗。羡杀繁星荔子,凝冰挂绿无双。
送西秦张仲实游大涤洞天。宋代。林昉。此时仙兴发,九锁访名峰。玉洞昼飞鼠,石池春浴龙。异人花外见,道士酒边逢。余欲采芳茗,白云何所从。
吕子进知睦州予追送累日别后寄之。宋代。张举。篱鴳云鹏各有程,匆匆相别未忘情。恨君不在篷窗底,共听萧萧夜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