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
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
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
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题吴静庵寒匏簃图。近现代。陈三立。阅世皇王去如矢,旧都犹未梦魂底。九衢车马葬氛霾,谁解低眉映窗纸。光怪图书四壁闲,况接风流赵管间。如山忧患不到处,高致幽情独掩关。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亭溪道晓行。宋代。韦骧。白云起处山樱发,绿柳垂边水蚁鸣。唯有晓寒殊未减,重裘还似冒霜行。
钓丝。元代。谢宗可。临流纤影众鳞惊,消得长缫一缕轻。钩坠乱萦春水碧,竿垂斜袅晚风清。牵回江上烟波梦,掣断人间富贵情。我欲笑携千尺去,桃花浪里拔鲲鲸。
大行皇帝挽词八首 其三。元代。王恽。去岁回銮辂,旌麾拥万灵。今春辞画翣,弓剑閟泉扃。黼扆虚琼岛,云龙惨帝庭。词臣思补报,泪湿简编青。
阙下遥瞻 其一。元代。周权。乾坤瑞气蔼燕山,天仗初开虎豹关。金爵觚棱银汉表,玉阶平墄綵云间。紫泥香暖春宣诏,清跸声寒晓趣班。千载明良今庆会,喜看新雨涤尘寰。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宋代。杨公远。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