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鹤斋(1852—1940),名旭,鹤斋其号。安徽桐城县人。桐城派古文家。历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学生监督、省学务处提督、省提学使、川东道台。为官清正,大力倡办新式学堂。因喜爱成都风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诗、书、画皆善。今存《鹤斋诗存》、《鹤斋文存》,皆门人以寿金刊印。...
方鹤斋。方鹤斋(1852—1940),名旭,鹤斋其号。安徽桐城县人。桐城派古文家。历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学生监督、省学务处提督、省提学使、川东道台。为官清正,大力倡办新式学堂。因喜爱成都风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诗、书、画皆善。今存《鹤斋诗存》、《鹤斋文存》,皆门人以寿金刊印。
李少府与杨九再来。唐代。孟浩然。弱岁早登龙,今来喜再逢。如何春月柳,犹忆岁寒松。烟火临寒食,笙歌达曙钟。喧喧斗鸡道,行乐羡朋从。
三月廿三日重到蜀山。元代。徐贲。屋已荒芜花自妍,重寻邻旧说兵前。此山多少人曾住,泉石应同我有缘。
次元复初韵送虞伯生代祠江渎二首 其一。元代。文矩。成均十载宛遗经,未识沙墩长短亭。旌旆晓霞穿化日,文章秋月映华星。鸟鸣春昼岷江白,鹘没天低陇树青。四海车书今混一,摩挲剑阁重镌铭。
人日。宋代。方岳。赖有空山着此翁,不然高论与谁同。百年会尽玄尚白,一气不停春又红。诗卷每随烟水外,鸟声多在夕阳中。年丰已卜晴人日,亦是平生畎亩忠。
送韦判官赴闽中。唐代。皇甫曾。孤棹闽中客,双旌海上军。路人从北少,海水向南分。野鹤伤秋别,林猿忌夜闻。汉家崇亚相,知子远邀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