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将山断,红带霞分,登临何限沾衣。醉后羊昙,西园处处花飞。
芳洲已无杜若,便涉江、欲采贻谁。还解佩,甚楚兰盈把,都化相思。
怕听黄垆碎语,几夜窗秉烛,惊梦犹疑。旧隐鸥边,如今应怅人非。
飘零坠梅怨曲,尚泠泠、海上心期。愁更远,抚霜鸿、弹断素徽。
声声慢·閒步郊原,追念彊村翁,凄然成咏。近现代。张尔田。碧将山断,红带霞分,登临何限沾衣。醉后羊昙,西园处处花飞。芳洲已无杜若,便涉江、欲采贻谁。还解佩,甚楚兰盈把,都化相思。怕听黄垆碎语,几夜窗秉烛,惊梦犹疑。旧隐鸥边,如今应怅人非。飘零坠梅怨曲,尚泠泠、海上心期。愁更远,抚霜鸿、弹断素徽。
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张尔田。张尔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号遁庵、遁庵居士,又号许村樵人,杭县(今浙江杭州)人。近代历史学家、词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张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诗集》、《泰州保卫记》。辛亥革命后闲居。1914年清史馆成立,参与撰写《清史稿》,主撰乐志,前后达七年。1915年曾应沈曾植邀请,参加编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学、光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任中国史和文学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学哈佛学社研究部工作,为燕京大学国学总导师。
李仲孙佩兰。宋代。王庭圭。我友李仲孙,饬身一何介。被服古衣冠,昂然伟而怪。开轩蓬户中,纫兰以为佩。布袍揖公卿,脱帻卧江海。方其得意时,天地不能碍。荷锄入深林,剪薙发幽荟。清芬动窗壁,蕙若连光彩。君看紫绶翁,腰垂黄金带。璜珩错琚瑀,印章如斗大。步趋踏龙尾,锵然中音会。岂如此香草,擢秀繁霜外。秋风落万木,臭味久逾在。我思轩中人,免食三斗艾。梦寐欲见之,一往清鼻界。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唐代。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夜坐二首。宋代。杨万里。寒宵老眼只长醒,蝴蝶频催梦不成。不是三更三四点,如何一睡到天明。
礼执客鄂城用和巨来韵见贻事牵未报汉阳舟次次韵寄答。清代。黎志远。离群剧调饥,晤言暂濡沫。方快鄂城游,倏有潇湘别。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古风不可回,时颇笑迂阔。长江撼坤浮,舲窗敝天豁。晚月升虚无,夕霞烂披列。低昂渔子舟,参差渡人筏。顾我自夷犹,啸歌为谁发?征夫出王城,九玩团团月。人事俄是非,宦途遽得失。夙怀经世心,讵可违前辙。飞鸿向长沙,沙渚何当歇。吾爱武昌山,迟君理布袜。载收玉与珉,慧珠照澄澈。
夏日袭生过白泉精舍索赠。明代。李攀龙。本自岩扉客,承家事耦耕。中年归卒业,壮岁托论兵。身觉儒流贵,心疑侠气轻。垂成看一第,良久逊诸生。狗曲群为诟,毛诗独著名。贫终谙世味,老益见交情。伏腊书相劳,寒温酒数行。白泉钟乳色,黄鸟窃脂声。彩电投壶出,疏星对局明。即知河朔会,夙昔已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