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 余杭王梅伯,昔同议席,今为驻瓯清理沙涂局长。作此调之

红娘子 余杭王梅伯,昔同议席,今为驻瓯清理沙涂局长。作此调之朗读

同坐三生石。俯仰成陈迹。楚剑一挥,之江水折。万头俱白。

笑王郎、青眼发高歌,剩须眉似戟。

忽忽星霜易。把晤临江宅。我觉天高,君嫌地瘠。两情脉脉。

问海鸥、何事更相疑,说有人争席。

王理孚

王理孚,字志澄(1876~1950),又名虬髯、髯翁,龙港镇陈营里(今江山办事处周家车,九板桥一带)人,在此生活了20年,21岁迁鳌江居住。王理孚晚年自编《海髯诗》,请人抄写后自加校对。抄本和一些删馀诗由其家族保存下来,至二十世纪末由其子王载纮复印成册。1950年病殁于永嘉县城(今温州市鹿城区),终年75岁。...

王理孚朗读
()

猜你喜欢

金虬熏尽鹧鸪班,独上层楼倚画栏。

满院梨花香寂寞,隔帘风雨正春寒。

()

日落秋空淡,烟销夜色清。书灯分近舍,官鼓起高城。

萤乱池星影,蛩和涧水声。幽人浑不寐,坐待月华生。

()

谁为明堂作栋梁,石林屹立并云长。会从白玉楼中见,杞梓何能与雁行。

()

第一折

(冲末扮李德义同搽旦王腊梅上)(李德义云)小可汴梁人氏,嫡亲的五口儿家属。哥哥李德仁,小生李德义,嫂嫂陈氏,浑家王氏,小字腊梅。我根前无出,哥哥有个孩儿,唤做神奴儿。俺两房头则觑着那孩儿。这个家私,都是哥哥、嫂嫂掌把着。他十分操心,我与二嫂吃着现成衣饭,好不快活也。(搽旦云)李二,如今伯伯、伯娘说,你每日则是贪酒,不理家计。又说俺两口儿积攒私房,你又多在外少在家,一应厨头灶脑,都是我照觑。俺伯娘房门也不出,何等自在。俺两口儿穿的都是旧衣旧袄,他每将那好绫罗绢帛,整匹价拿出来做衣服穿。你依着我言语,将这家私分开了,俺两口儿另住,可不还快活那。(李德义云)二嫂,你坚意要我分另了。俺是敕赐义门李家,三辈儿不曾分另,教我怎么对哥哥说?二嫂再寻思咱。(搽旦云)我那里受的这等气!李二你多吃上几碗酒,假妆个醉,到那里则依着我说,定要分开这家私便了。(李德义云)既然你主意要分开这家私,罢、罢、罢,到那里我则依着你便是。咱和你见哥哥去来。(同下)(正末扮李德仁同大旦陈氏上)(正末云)自家姓李,双名德仁,浑家陈氏,所生一子。当孩儿生时,是个赛神的日子,就唤孩儿做神奴儿,今年十岁也。我有个兄弟是李德义,娶的王氏。则我那兄弟媳妇儿,有些乖劣。他妯娌不和,他常是闹。自祖父以来,俺家三辈儿不曾分另,敕赐义门李家。大嫂,俺兄弟媳妇口强,你让他些儿,看俺父母的面皮。(大旦云)你说的是,我怎么也与他一般的见识?(正末唱)

()

野老柴门不惯开,有僧飞锡自天台。

前身莫是寒山子,携得清诗满袖来。

()

溪回谷深盘,石阨水成布。风吹岩下云,挂在溪东树。

雨深两岸花,高下楼台聚。安知主为谁?倚遍阑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