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再和章君慰农七律四首 其三

次韵再和章君慰农七律四首 其三朗读

君诗掷地作金声,自昔才华冠众英。集著西园人頫首,樽开北海客知名。

爱看山水无虚日,等共渔樵老此生。最喜春光明媚里,同来柳陌听新莺。

祝廷华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祝廷华朗读
()

猜你喜欢

田侯蕴藉绝凡尘,常苦冥冥天胜人。可但渊源深孔孟,更无学术略仪秦。

且寻耒耨聊糊口,未置文章便稳身。幸有使君敦眷旧,转令名字落簪绅。

()

凌霄峰顶雪初乾,煖逼繁枝玉作团。三尺溪藤散香影,绛纱笼烛夜深看。

()

竞誇文石与空青,海底年来何处寻。剩有螺杯生理好,不教枉费琢磨心。

()

高卧山围屋,幽吟竹绕町。斗鸡新续句,相鹤旧传经。

一鸟波间白,千峰雨后青。相怜少同病,怪尔室常扃。

()

楔子

(老旦扮卜儿上,诗云)急急光明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身姓李,夫主姓王,曾为太常博士之职,不幸病卒于官。先夫在日,止生一个孩儿,名唤王粲,学成满腹文章,只是胸襟骄傲,不肯曲脊于人,有他波父蔡邕丞相,数次将书来取,此子不敢前去。今日好日辰,我唤他出来,上京求的一官半职,光耀门闾,有何不可,王粲那里?(正末扮王仲宣上,云)小生姓王名粲,字仲宣,高平玉井人也。先父曾为太常博士,病卒于官,止存老母在堂,小生正在攻书,忽听母亲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呀,母亲拜揖。母亲唤你孩儿那壁厢使用?(卜儿云)孩儿,有你叔父蔡邕丞相,数次将书取你,今日好日辰,你上京去,求的一官半职,光耀门闾,有何不可?(正末云)母亲,你孩儿去不的(卜儿云)你因甚去不的?(正末云)孔子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为人子者,\"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乃是个孝道,孩儿为此去不的。(卜儿云)孩儿放心前去,家中事务,我自支持。(正末云)既是母亲遵命,孩儿怎敢有违,今日便索长行也。(卜儿云)孩儿,你去则去,只虑一件。(正末云)母亲虑的是那一件?(卜儿云)虑的是豚犬东行百步忧。(正末唱)

()

香散飞花衣袖窄,浪浴双鸳翼。明月爱随人,一缕红云,暗里争颜色。

独立回廊闻太息,梦里曾相识。玉指映柔荑,欲折花枝,睡起娇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