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来处岂无因,知有当年面壁人。五叶一花元会得,莫将消息问残春。
留题少林寺 其一。宋代。李昌孺。少林来处岂无因,知有当年面壁人。五叶一花元会得,莫将消息问残春。
李昌孺,字德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以直秘阁为河北路转运使。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落职(《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九)。今录诗五首。...
李昌孺。李昌孺,字德初,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以直秘阁为河北路转运使。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落职(《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九)。今录诗五首。
游云泉寺。宋代。冯时行。人日访山寺,春风能借温。柳桥通野水,柏径隐重门。泉窦来何处,梅花别有村。从容寻后约,假榻卧云根。
哭弟颐 其三。明代。祁顺。南浦前年别,乡心逐去帆。谁怜亲骨肉,遽尔隔仙凡。望断重来约,愁看旧寄缄。茫茫身外事,何处问巫咸。
赠郭诚思。宋代。张方平。壮志本桑弧,当年亦弃繻。尘游谢京国,火记得酆都。露气凝琼树,冰光澈玉壶。世间出世法,胎食即天厨。
元日登北固望金焦二山。元代。郭天锡。弟兄常共屋三间,元日登高北固山。江水拍堤知雪尽,晴风著面觉春还。新年且醉一杯酒,胜地同消半日閒。放目金焦天宇阔,暮云低处拥烟鬟。
旧作竹与某复要予再作答此。明代。徐渭。此竹是予昔所作,即欲再作今不能。雀老既然成海蛤,转教为雀可飞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