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沉醉东风。元代。卢挚。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卢挚。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拟沈隐侯夜夜曲。南北朝。萧纲。霭霭夜中霜,何关向晓光。枕啼常带粉,身眠不着床。兰膏尽更益,薰炉灭复香。但问愁多少,便知夜短长。
叔白亡,王蜀子致书相吊,报以叔白所遗洋刀,并《刀赋》,兼寄此诗。清代。李宪噩。人事自不齐,天道宁可问?逐逐千庸愚,落落数才俊。举眼见成败,谁能识利钝?从古抱才士,湮没赍此忿。所赖贤者知,犹有千秋论。慨为当世惜,不独一身困。夭寿数之常,得此可无恨。蛮刀不华饰,都市顽铁溷。一朝遇有心,倾赀买不吝。取以试割切,无物可迎刃。遂作感刀赋,自有虹光喷。寓物本非留,聊托抒其闷。其人苟不朽,此刀何用殉?代为知己酬,金错尚无逊。
再用前韵寄孙先生。明代。张弼。怀人独立瑁湖滨,杨柳青黄又隔春。泮水巳誇酬壮志,曲江犹是避芳尘。吴东明月长牵梦,冀北青山暂作邻。有约年来看花去,一杯同举酹花神。
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五代。耿玉真。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读郑公奉使录 其一。宋代。周紫芝。黠虏难交玉帛欢,只因献纳是争端。郑公不请长缨去,有口真堪伐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