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七月去明州,却向京华住两秋。千里乡心双鬓改,朝来临镜不胜愁。
秋日有怀徐仲裕 其一。元代。乃贤。前年七月去明州,却向京华住两秋。千里乡心双鬓改,朝来临镜不胜愁。
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乃贤。南阳人,字易之,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韩江有感。清代。丘逢甲。道是南风竟北风,敢将蹭蹬怨天公。男儿要展回天策,都在千盘百折中。
舟次半浦再哭五岳游人兼东两嗣君。唐代。全祖望。薤露凄凉江上来,寿宁堂下几徘徊。大椿倏已随朝露,带草依然染绿苔。为幸荆花重合秀,不教菌蠹得成灾。夜台此足怡先志,纯孝原非仅致哀。
山行。宋代。方岳。老子浮沉田里间,犊车辕许野人攀。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不传大小山。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生閒。春寒正惬牛衣暖,富贵从渠昼锦还。
畦桑词。明代。刘基。编竹为篱更栽刺,高门大写畦桑字。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畦桑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前后蜀杂事诗。清代。张祥龄。城南饿死采桑女,又听君王要税桑。山上彩楼风雨夜,笙歌谁念饲蚕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