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清珙。(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铭座一首。宋代。刘克庄。□□幸已逃忧责,铭卒犹思儆耄荒。平日何曾欺暗室,暮年不会议明堂。重金身宠生无益,赐扇恩深死未忘。扈跸老臣开九帙,感今怀旧独凄凉。
见德州李帅谈边事有感。明代。王世贞。秋色大荒甚,单于吹角时。移营千障急,转饷九边迟。国事俱黄口,材官几白眉。向来歌舞地,回首半疮痍。
醉太平 题湘芷弟老松图。清代。杨芸。烟凝翠梢。霜封玉条。空中天籁调刁。任经冬不凋。盘根蛰蛟。虬枝挂猱。风姿似阿龙超。看高淩斗杓。
夜饮二首 其二。宋代。张纲。年少诗狂不自禁,那堪客里听孤砧。窗寒夜半月初上,酒尽欲眠愁更深。
鸳鸯湖棹歌 之一。清代。朱彝尊。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