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为郡后,来往十年间。
自笑成何事,犹容看此山。
旧人多粗给,老子愿常閒。
今晚归书屋,溪僧定叩关。
舟中观马目乌龙山。元代。方回。一从为郡后,来往十年间。自笑成何事,犹容看此山。旧人多粗给,老子愿常閒。今晚归书屋,溪僧定叩关。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泉声。宋代。杨万里。初闻蟹眼雪花声,忽有仙人玉佩鸣。时作微吟清入骨,又成幽咽怨多情。问知古涧飞泉落,起看寒泓遶石行。欲解尘缨聊一濯,无尘可濯濯谁缨。
舟晓。明代。杨慎。羁心厌漏迟,未晓命舟师。树过如人立,帆开觉岸移。天梭星落织,霞锦日舒丝。渐喜渔村近,炊烟出竹篱。
北归渡海。宋代。折彦质。去日惊涛远拍天,飞廉几覆逐臣船。归舟陡顿能安稳,便觉君恩更焕然。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清代。朱彝尊。风樯水槛尽飞花,一曲春波潋滟斜。北斗阑干郎记取,七星桥下是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