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钱塘去未能,寒梅凉菊暑天冰。
春风七宝山头寺,夜雨三茅阁上灯。
和靖不生无隐士,道潜如在可诗僧。
大船相聚惟歌舞,小舫渔翁采芡菱。
留钱塘十二年。元代。方回。一纪钱塘去未能,寒梅凉菊暑天冰。春风七宝山头寺,夜雨三茅阁上灯。和靖不生无隐士,道潜如在可诗僧。大船相聚惟歌舞,小舫渔翁采芡菱。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 其二。唐代。全祖望。疏狂容易犯科曹,幕府谁能恕折腰。莫笑淮王昧称谓,从前地望本清高。
梦芗阁次五叔父韵。清代。陈廷绅。久客消间俗累轻,凭阑凝望远山平。眼前树影横秋色,耳底溪流咽雁声。惜忆香醅消旅邸,于今诗思落江城。探幽恰喜无余事,自向空阶彳亍行。
和原父扬州六题·自东门泛舟至竹西亭登昆丘。宋代。欧阳修。昆丘蒙谷接新亭,画舸悠悠春水生。欲觅扬州使君处,但随风际管弦声。
简杨仲弘院长归思。宋代。朱晞颜。慷慨樽前抚剑歌,自怜侠气半消磨。不惟游子青衫薄,无奈高堂白发多。东阁梅寒清入思,南湖雨暖绿生波。一春折尽刀头梦,欲向玄真觅钓蓑。
次韵斯远见赠。宋代。韩淲。剥啄君家去,同为两县来。赵施元保社,徐郑亦尊罍。便做壮心已,须饶老眼开。交游容易别,十日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