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箫人去竹房空,海内犹怜学术工。最是西泠桥畔路,淡烟疏柳夕阳中。
观吴子行别仇山村诗作绝句吊之。明代。释宗泐。吹箫人去竹房空,海内犹怜学术工。最是西泠桥畔路,淡烟疏柳夕阳中。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释宗泐。(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唐代。皎然。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席上落山影,桐梢回水容。放怀凉风至,缓步清阴重。何事亲堆案,犹多高世踪。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十 醉石。明代。安绍芳。沈醉寄情真,片石亦名醉。溪风吹不醒,山月照清寐。惟应刘公荣,箕踞日相对。
寄故园兄弟。唐代。孟贯。久与乡关阻,风尘损旧衣。水思和月泛,山忆共僧归。林想添邻舍,溪应改钓矶。弟兄无苦事,不用别庭闱。
虽然吟五首。元代。方回。大妇银钗小绿裙,采茶洗菜踏溪云。虽然此是寻常物,一旦无踪为过军。
得苏母舅东山书问。明代。区大相。牢落悲吾舅,东山合就耕。暮题颜远句,遥寄渭阳情。草屋营寒事,沙田足晚成。贫居闻亦乐,诗酒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