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金谷涧,涧水尚潺湲。当年开宴处,台馆不复存。
缅想石卫尉,声势何燀赫。海岱置邮符,荆扬来贾舶。
苍头衣绮裘,侍婢遗朱舄。锦障烂如云,珊瑚碎不惜。
造膝结贾谧,望尘拜广成。富贵可长保,讵知祸患婴。
多财信为累,三叹涕泪横。至今歌舞地,萧飒鸺鹠鸣。
吾闻伏波言,贵者可复贱。盈冲无定端,瞬息市朝变。
钱币宁祸人,物聚理必散。寄言夸毗子,豪华非所羡。
金谷。清代。徐乾学。河阳金谷涧,涧水尚潺湲。当年开宴处,台馆不复存。缅想石卫尉,声势何燀赫。海岱置邮符,荆扬来贾舶。苍头衣绮裘,侍婢遗朱舄。锦障烂如云,珊瑚碎不惜。造膝结贾谧,望尘拜广成。富贵可长保,讵知祸患婴。多财信为累,三叹涕泪横。至今歌舞地,萧飒鸺鹠鸣。吾闻伏波言,贵者可复贱。盈冲无定端,瞬息市朝变。钱币宁祸人,物聚理必散。寄言夸毗子,豪华非所羡。
徐乾学(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等书籍,著《憺园文集》三十六卷。家有藏书楼“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
徐乾学。徐乾学(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等书籍,著《憺园文集》三十六卷。家有藏书楼“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
上巳第二期泛舟青溪,时倭氛方炽,以沧海横流到此身分韵得流字。近现代。王易。穷士困占毕,迫轭愿远游。浴沂当暮春,举棹临清流。江南好莺花,万井人烟稠。清溪抱城闉,涨腻成香沟。繁华忆盛日,倏若荷当秋。罗绮竞凡姿,风骚变村讴。玉步迭已更,兹邦壮新猷。雄都据龙虎,大道开骅骝。陆梁犹负嵎,民病胡可瘳。荒荒东海氛,压境吾同仇。破柱来惊雷,停杯乱繁忧。夷祸自古今,晋宋同一丘。安内外可攘,自侮还谁尤。书生空舌笔,逭死稽前修。忍为津畔吟,共作新亭囚。拔剑歌莫哀,散发寻沧州。
鄱阳湖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长湖落日起悲风,想像旌旗在眼中。自惜空流贾生涕,即今谁数亚夫功。
送秦文学之安仁。明代。边贡。三载京华几胜游,雨中萧寺月中洲。天空鸿雁影初歇,水冷芙蓉香不流。琴到伯牙堪屈指,句逢东野合低头。无端忽向江潭去,短棹孤篷万里秋。
秋柳。清代。董绍兰。风里枝条弱,秋来雨露匀。可怜曾折处,应有未归人。莺语久岑寂,蝉声自苦辛。谁家羌笛里,犹怨玉关春。
塞下曲 其一。清代。顾炎武。赵信城边雪化尘,纥干山下雀呼春。即今三月莺花满,长作江南梦里人。
赠高生。清代。赵树吉。西江山水秀巉绝,高生晚出殊奇侅。少年从军缚裤褶,鸷若乳贙当羸骀。匡庐落日揖帅府,帐前动色夸雄才。解鞍三载逐计吏,素衣几日生缁埃。庙堂储英重芸馆,技擢晁贾登邹枚。凤池夺汝竟何意,百不一试谁能猜。平生仇耻徒耿耿,湛卢绣涩空墙苔。心如绛蜡一寸短,中有万泪难成灰。腐儒官贫日扫轨,昏昏梦堕故纸堆。旁人大笑不肯顾,独能折节无挤排。园居相距三十里,我不一去君频来。论诗说剑气旁魄,駴怪僮仆藏婴孩。朝为百篇暮千首,往往劖刻造化胎。昨从西麓造深翠,出入霞雪旋蠃螷。眼明梯空望南岳,春阴迷合从无阶。朅来告我欲东逝,湖口有田多芋魁。丈夫顑颔不称意,力耕垄亩宁沈埋。艰虞世宙足忧患,印累绶若知谁佳。高生高生愿尔为不材,牺尊青黄天所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