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有紫玉,剖璞更多奇。染墨云生石,濡毫花弄池。
草玄知不负,守黑欲何为。若作王郎论,应从四璧窥。
赋得砚。明代。李孙宸。阴山有紫玉,剖璞更多奇。染墨云生石,濡毫花弄池。草玄知不负,守黑欲何为。若作王郎论,应从四璧窥。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大孤。宋代。赵崇鉘。大孤溶溶决青,小孤江色春冥冥。隔江淮壖几千里,枯荻萧槮朔风起。佳人何在遥相望,我无羽翼从君翔。为君暗整真珠裳,绿蘅翠芷参差香。
偶书。元代。方回。一夕五七起,起辄搔我头。明月挂檐前,独饮凭危楼。清晓上参井,黄昏移斗牛。残暑未云退,幸已臻新秋。天上有银河,化酒还肯不。大醉更无梦,小醉亦无愁。
增城访亲友道间作。元代。黎伯元。长途冲暑马频催,尽胜撑舟雪夜回。村径曲通鹦鹉望,县山遥指凤凰台。花残官路红飞片,树拥邮亭翠作堆。云母石边行缓辔,细看琼屑点苍苔。
丁令威歌。魏晋。丁令威。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瑶华 题陆蘋乡“传画楼图”。清代。赵芬。玉钗展处。小拓红窗,正满庭花雨。金题拂拭,还只怕、污了茗边寒具。楼心惯读,尽消受、一炉香炷。爱墨痕、烘遍生绡,也合碧纱珍护。几番丹席摩挲,抵百万籯金,家计传与。芝泥淡沁,看押角、小印模糊留取。奇书笋枣,和此帄、凿槛同贮。漫愁它、妙缋通神,化作彩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