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交游意,何如旧社怜。论心多往事,问业出新篇。
奇字推扬子,清言到惠连。坐来幽意惬,同醉夜灯前。
与马元伯及仁伯代骧两弟集梁明叔禅悦楼 其二。明代。李孙宸。四海交游意,何如旧社怜。论心多往事,问业出新篇。奇字推扬子,清言到惠连。坐来幽意惬,同醉夜灯前。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舟发金沙。明代。魏观。风波渺渺雪漫漫,千里扬帆意自安。渔父一蓑江上见,剡溪双棹画中看。花融金帐歌喉暖,月过柴门卧榻寒。明日洞庭开霁色,买鱼沽酒且追欢。
三友亭并序。清代。李宪噩。结搆湖亭意,秋风生水滨。宁知此情古,翻使得名新。槛外过寒雁,风前忆故人。如何同画壁?不及昔时春。
和张华东年兄淄城夜饮。明代。毕自严。榻下茅斋骢驭巡,烹蔬设醴意殊真。韶年共躐云霄路,晚岁相将丘壑身。胶漆情殷浓似澹,埙篪谊重久如新。向平未了何须问,蹑屐登临觅友人。
泰灵园书事。宋代。蔡襄。楹外珍丛叨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忽逢野老临池水,自剪残花趁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