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色销残腊,条风早已均。言寻乡国侣,共待帝城春。
绿酒杯传蚁,青烟烛吐银。商量开岁事,休负柳梅新。
同陈集生崔芷林守岁何龙友寓 其一。明代。李孙宸。寒色销残腊,条风早已均。言寻乡国侣,共待帝城春。绿酒杯传蚁,青烟烛吐银。商量开岁事,休负柳梅新。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满庭芳 其一 兰。明代。陈霆。窈谷阴崖,香云煖雨,芳蕤初着幽丛。修然世外,此意几人同。回望三湘何许,灵均去、佩冷江空。无人问,断魂千里,相逐落梅风。平生良自爱,孤标高韵,寂寞山中。算知心独许,三尺焦桐。肠断王孙未返,年时草、又衬残红。春愁满,汀蘋岸芷,落日楚江东。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唐代。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
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
二月十九日登大茅峰夜宿元符宗坛因呈集虚真人并閒远潘尊师。元代。吴克恭。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
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优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共若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满江红·忧喜相寻。宋代。苏轼。董毅夫名钺,自梓漕得罪,罢官东川,归鄱阳,过东坡于齐安。怪其丰暇自得,余问之。曰:“吾再娶柳氏,三日而去官。吾固不戚戚,而优柳氏不能忘怀于进退也。已而欣然,同忧共若处富贵,吾是以益安焉。”命其侍儿歌其所作《满江红》。嗟叹之不足,乃次其韵。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