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蹇辞京国,人还认旧骢。圣朝无市虎,吾道有冥鸿。
放谪恩原重,浮沈术始工。家山未相远,好待桂花丛。
送高侍御谪官南归 其二。明代。李孙宸。策蹇辞京国,人还认旧骢。圣朝无市虎,吾道有冥鸿。放谪恩原重,浮沈术始工。家山未相远,好待桂花丛。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寓怀。唐代。李山甫。万古交驰一片尘,思量名利孰如身。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劝君不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
宫词 其七。宋代。张公庠。月落银台初勘契,一声金锁禁门开。千官耸辔争朝路,驺士笼街宰相来。
宜都朝京亭四首 其三。元代。宋褧。远近峰峦浓淡姿,微茫洲渚画图披。新诗似与江山约,恰值幽人兴到时。
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 其二。明代。王立道。青春白日好,千里一帆初。野色云俱媚,江声夜转虚。逢人谈惠麓,久客忆匡庐。好去看消息,殷勤戒子书。
三岔驿题壁。明代。王云凤。长安已恨庭帏远,又去长安大路西。八月石田初秀麦,数家茅屋不闻鸡。山深易晚云生顶,路僻多秋草至脐。何日挂冠归去好,太行山下一枝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