踟蹰临发驻行舟,握手还堪信宿留。未论平原欢十日,居然下榻见千秋。
雄心共按青萍赠,末路人疑白璧投。击缺唾壶君莫笑,丈夫宁作别离愁。
陈子明同伍有开兄弟过宿眺霞楼重赋言别。明代。李孙宸。踟蹰临发驻行舟,握手还堪信宿留。未论平原欢十日,居然下榻见千秋。雄心共按青萍赠,末路人疑白璧投。击缺唾壶君莫笑,丈夫宁作别离愁。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李孙宸。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调全玉病二首。宋代。张耒。诗将收功久戢戈,羸师再鼓奈疲何。想君无物惊禅定,独未能除是此魔。
积雨小霁,暮立卷书亭前二首。宋代。杨万里。淡紫斜阳嫩碧天,一春今多始开颜。看山偶忘归来却,月到西廊第二间。
予告出京师贻同好诸子四首 其三。明代。黎民表。双凫戏中沚,羽翼相因依。眷言二三子,畴昔同裳衣。嬿婉未及终,云雨当乖离。往婴鸰原戚,今怀机杼悲。贞悔难具卜,荣贱同一时。众人各有营,畴能恤其私。君子重明义,申以皎日期。采撷异葑菲,以报琼玖贻。
题溪山访友图。元代。马臻。溪风吹长松,石路秋影薄。下有寻幽人,支筇注林壑。良朋眇何许,杂树森草阁。画师发深机,笔底气参错。我昔事扁舟,颇识山水乐。于今日月驶,此景亦萧索。愧乏买山资,老负宿昔诺。展卷令人嗟,高歌激寥廓。
题净因壁二首 其一。宋代。黄庭坚。暝倚蒲团挂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