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
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全吾新架二石桥。明代。王天性。共道渴虹下饮泉,那知驱石渡三川。金堤横锁崖边路,玉甃直穿水底天。未许老翁来坠履,可容游客听啼鹃。风清月白琴声里,桥上行人桥下船。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王天性。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宋代。方岳。君家集有陆参序,老笔夸张歙大州。三百年来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早田已槁曾关念,旧石虽奇不到收。沃沃桑麻山雨外,归欤甿亦买羸牛。
荆南行馆夜坐。明代。陈洪谟。荆南名郡古称雄,经纬功存禹贡中。千里帆樯吴蜀会,万家楼阁水云通。兵筹未试时方靖,米价初平岁亦丰。独坐行台清不寐,雁声拖雨掠层空。
过居庸关。宋代。宇文虚中。奔峭从天拆,悬流赴壑清。路回穿石细,崖裂与藤争。花已从南发,人今又北行。节旄都落尽,奔走愧平生。
咏真乐 其五。元代。李道纯。炼丹先把气神调,法水频浇慧火烧。三物混融三性合,一阳来复一阴消。金炉端正千神会,宝鼎功成万象朝。药就丹圆神脱蜕,全身露出赤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