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古树几浮槎,数尽寒英起暮霞。
百曲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春。
看梅后从太湖出吴江归烂溪一路桃花盛开口占。明代。王叔承。千岩古树几浮槎,数尽寒英起暮霞。百曲清溪归亦好,五湖春水遍桃春。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王叔承。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一。清代。朱彝尊。秋灯无焰剪刀停,冷露浓浓桂树青。伯解罗衣种罂粟,月明如水浸中庭。
广陵感赋。明代。释函可。旧堤杨柳不成裁,劫火经今五十回。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高飞独羡扬州鹤,倚杖难寻月观梅。祇为繁华易消落,遍将清泪点寒灰。
次韵李光祖南山四偈 其一。宋代。陈渊。声外闻和岂待言,棒头犹是老婆禅。如何更被文殊惑,却道维摩但默然。
中秋无月。清代。王德爵。月到江南不肯明,良宵风雨又纷纷。何人梁苑歌千里,今夜扬州欠二分。误我寻欢沽斗酒,负他学拜换罗裙。天公或惜思乡苦,故遣嫦娥隐白云。
寄赵湖州。宋代。赵蕃。平生清远地,几首往来诗。独负寻山债,长年属梦思。故人今五马,薄宦乃南夷。要寄登临胜,当来墨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