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坐,虎伏自龙潜。灵本有台心印镜,色原无相眼垂帘。
妙谛借花拈。
望江梅 其四。清代。潘榕。蒲团坐,虎伏自龙潜。灵本有台心印镜,色原无相眼垂帘。妙谛借花拈。
潘榕(1865—1929),字荫荪,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阴。清光绪间曾任乐厂盐大使职,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馆诗词抄》,弹词《问铃》、《吊潇湘》等。...
潘榕。潘榕(1865—1929),字荫荪,又字印僧。祖籍浙江山阴。清光绪间曾任乐厂盐大使职,后定居成都。有《吟秋馆诗词抄》,弹词《问铃》、《吊潇湘》等。
寄洪洲新建知县张康。宋代。释保暹。远听弦歌乐部封,放衙乘醉半疏慵。家辞南越地千里,县管西山有几峰。人望废田禾影合,吏愁空狱藓痕重。孺亭应更悲前事,烟草萋萋叫夜蛩。
四次寄意。宋代。陈著。正大从来不径由,穷崖今却伴暖愁。栖栖宇内知师孔,吃吃人閒爱说侯。昨夜撞钟搜句到,他年笼壁把名留。崆峒麦熟关时事,此意还曾入咏不。
水石上相赞 其一。宋代。释广闻。明月下,磐石上。以心中眼,观身外相。六根互用示慈门,无风平地生波浪。
恭和御制柳絮诗。清代。徐本。轻似吴绵薄似霜,相依静院与间堂。添将挂衲僧衣软,引得穿花蝶翅狂。无力只缘清露重,有情还逐野云忙。但空结习无留滞,任点春衣总未妨。
竹居。宋代。释居简。水云不羁随所寓,破包不挂无竹处。眼前一日无此君,朽索徒将六骏御。岂无花木事幽讨,自然南北如歧路。苕溪阿珂秀而古,虚心囧囧云同趣。数椽老屋傍深云,一亩清阴著环堵。岁寒门户不胜冷,春梦池塘时得助。坚刚老节贯凌霜,冷澹生涯不受暑。客来烧笋然竹枝,客去呼儿纫竹布。更制芰荷供岁晚,旋采蕨薇歌日暮。便从此地赋真游,更把故山为别墅。不妨月夜据胡床,细扫苔痕印芒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