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忍将春送。弱草依花风动。犹自泥残莺,不唤春回何用。
如梦。如梦。但觉翠颦增重。
如梦令 送春。清代。沈谦。病起忍将春送。弱草依花风动。犹自泥残莺,不唤春回何用。如梦。如梦。但觉翠颦增重。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沈谦。(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挽平城王户侯。明代。魏时敏。唾壶敲未缺,华表鹤重过。一将英雄尽,三军感慨多。城笳悲落日,营柳掩閒戈。戎马经行处,空闻野鸟歌。
吴江别莲上人。明代。王祎。飘零有若此,离别复如何。情剧酒杯少,愁添诗句多。荒村黄叶树,极浦白鸥波。回首相携处,秋风玛瑙坡。
飞鸿亭。宋代。李昭玘。平野浩空阔,危甍兀岧峣。腊尽风日好,春回冰雪消。朱弦试挥手,度响何翛翛。此意复谁共,古人今寂寥。眷彼泽中鸿,欻起如回飙。悠然薄天末,去去不可招。愧无双羽翰,万里同飘飖。人生本萧散,知虑劳煎烧。恈恈觇声利,伛偻随纷嚣。安知出世间,造适皆逍遥。帝乡果何在,久愿追松乔。行歌归去来,五斗空折腰。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唐代。刘禹锡。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忆长安。六月。唐代。郑概。忆长安,六月时,风台水榭逶迤。朱果雕笼香透,分明紫禁寒随。尘惊九衢客散,赭珂滴沥青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