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东风易别断肠人,如今又天涯。似随波坠絮,窥廉客燕,共惜无家。
剩得几番朝雨,和梦冷窗纱。多少悽清泪,空晕铅华。
惆怅夕阳池阁,甚一时不见,鬓雾衫霞。叹今宵重觑,犹是旧菱花。
且拚作、半江春恨,纵相逢、休更怨琵琶。应难奈、有垂杨处,都付啼鸦。
甘州。清代。朱庸斋。怪东风易别断肠人,如今又天涯。似随波坠絮,窥廉客燕,共惜无家。剩得几番朝雨,和梦冷窗纱。多少悽清泪,空晕铅华。惆怅夕阳池阁,甚一时不见,鬓雾衫霞。叹今宵重觑,犹是旧菱花。且拚作、半江春恨,纵相逢、休更怨琵琶。应难奈、有垂杨处,都付啼鸦。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朱庸斋。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咏古 其一。清代。沈宁远。因必审可亲,古训日星揭。倾盖乍交驩,慎初简贤哲。出处长依倚,何容漫结纳。才士务进取,浮躁鲜甄别。见有门如市,群趋相暖热。一旦冰山颓,身败名亦裂。中郎入郿坞,岂计玉玷媟。仪曹客王家,用世心猛烈。托附得长松,弱植亦高洁。桃李非不妍,攀援易摧折。二人何眯眜,曾勿问志节。辞藻艳芳葩,趣操消春雪。纵得柄用久,名位已添窃。初谓灼天焰,余光照不灭。讵意一爝火,竟铄铮铮铁。轻肥弹指顷,不如恒冰蘖。文采弗庇身,垢腻终难刷。令人长恨叹,唾壶几击缺。为语多才人,握瑜勿自亵。
董双成旧隐二首。宋代。白玉蟾。断霞残雨洗虹桥,群雁衔枚度碧霄。半夜风鸣云里佩,乘鸾人弄月中箫。
远屿堆蓝。明代。高柄。江晚波自阔,天空谐远寻。渚霞霁孤岛,绿映沧浪深。残日镜中没,馀晖在前林。黛云结玄发,碧气横素襟。其以罨画山,寄君无声吟。
奉使行高邮道中二首 其二。宋代。党怀英。细雪吹仍急,凝云冻未开。牵閒时掠水,帆饱不依桅。岸引枮蒲去,天将远树来。行舟避龙节,处处隐渔隈。
和王樵隐阻雨二首 其二。宋代。何梦桂。偶出山来得半閒,桃花落尽水潺潺。早知人世多风雨,只好当初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