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枝头芳事透。相惜相怜,欲与人争秀。廿四番风虽过后,眼前依旧春长久。
撷得嫣红香满袖。浅笑新妆,情更浓于酒。绣幄清樽期白首,缠绵未羡鸳鸯偶。
凤栖梧 为贺文略题画。清代。朱庸斋。花底枝头芳事透。相惜相怜,欲与人争秀。廿四番风虽过后,眼前依旧春长久。撷得嫣红香满袖。浅笑新妆,情更浓于酒。绣幄清樽期白首,缠绵未羡鸳鸯偶。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朱庸斋。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和毛正仲。宋代。彭汝砺。风雨登危奚壮哉,见书三赋彼崔嵬。细缘狗脊仆肩病,曲转羊肠车辙摧。晨鹊卜知书信到,夜星占见使华来。爱君最识思亲意,取次枯肠夜九回。
送乔民瞻赴官闽中。宋代。周紫芝。我昔游梁走千里,回望江南隔江水。是时公作桐汭官,不复东来问行李。人言左史有重客,玉面青衫气豪伟。酒催红蜡诗欲成,月堕秋江客方起。我从京洛尘中来,哦君新篇眼如洗。溅血惊魂二十年,长梦清樽奉簪履。相逢吴会不相识,昔年强健今如此。如公自是台阁人,老困一官何乃尔。只今尚作入幕宾,无事不令公怒喜。丈夫要当列鼎食,何止忍饥分斗米。且须拄颊望闽山,饱看麦秋丹荔子。
张三馆有前岁赴举时题字处作 其一。宋代。刘敞。羁旅关东来献书,还曾题柱宿匡庐。自知不及相如健,重到曾无驾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