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歌渔唱泛蟾辉,两岸芦花水四围。此地风光真赤壁,满船载得月明皈。
淡北八景 其六 芦洲泛月。清代。陈维英。棹歌渔唱泛蟾辉,两岸芦花水四围。此地风光真赤壁,满船载得月明皈。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陈维英。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宋代。金履祥。北山之高,屹屹南州。北山之英,尔公尔侯。诞此郑公,维国之器。有伟其才,有奇其气。不屑以洁,不震以强。权不离义,锻不柔刚。戎始归疆,人喜公虑。谓戎未觉,亟固我圉。既藩既宣,左秦右川。北仇方睦,西戎独严。壮兹远猷,卓兹伟志。一时之英,而不大试。高牙大纛,虎节铜符。东将宽民,乃公所馀。相维权奸,公以才忌。濒死荒陲,非公所悸。孰是叔季,而有斯人。孰是北山,而落其英。嗟我思公,去之百岁。思莫见之,见其后裔。维公之英,育多闻孙。尚继其志,而世其声。亦有适庄,景尔家世。北山之英,表此大字。北山之英,郑公之人。仰止攸同,矧其后昆。吉甫作颂,勉尔闻孙。郑公是似,北山之英。
哭单子起二首 其二。清代。李宪噩。新斋几回宿,壁有去年诗。竹户无人闭,书童见我悲。秋霖初歇处,庭菊尽开时。从此一哭罢,出门何所之?
金鼎一溪云。金朝。王哲。对月成词句,临风写颂章。一枝银管瑞中祥。随山染清凉。玉洞门开深浅,宝树花分香篆,蓬莱仙岛是吾乡。宴罢后琼堂。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十二。清代。曾习经。落日回风逼发生,野田黄雀报初更。灯窗夜气侵危坐,还我当年旧短檠。
书寺中所见四首 其四。宋代。张耒。闲里光阴最好,病多谈笑无多。梦幻世间种种,楞枷卷里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