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陈维英。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 其八。明代。王祎。天下兵未息,何当骋予怀。富贵非可待,少壮岂重来。百年亦偶尔,千载真悠哉。惟应抱遗经,独立山岩隈。
凤鸟摩青天,片羽飞东海。却堕七尺篱,鴳目荧然改。
骊龙颔下珠,夜必吐光彩。绿醑骄欲鸣,青灯耿相待。
王山人自称十岳先有二诗见寄极国士之许千里命驾曾未淹日欲留金陵长篇见贻拂衣北首聊此和赠 其一。明代。王世贞。凤鸟摩青天,片羽飞东海。却堕七尺篱,鴳目荧然改。骊龙颔下珠,夜必吐光彩。绿醑骄欲鸣,青灯耿相待。不谓双垂杨,果系出剡舟。野夫虽称病,为汝梳白头。沈沈薜色夏,忽起商飙秋。特达壮士胆,未许黄金酬。谓予九州外,当复有九州。男儿志五岳,逝将十岳游。酒间扣所适,泰岱曾入手。马迹重云巅,鸡声浴日后。狂扣玉女盆,中原散培塿。自揽烟霞色,语语不离口。十岳天中外,子尚馀其九。寒暑炼玉容,去日各非有。昔予读损益,亦复思名山。晚师维摩诘,旦夕栖衡关。纵横千界表,乃在弹指间。笑攀青莲花,归插玉女鬟。奚必策重踝,役役劳心颜。我语虽大佳,听之了无答。杯酒散城烟,孤帆凌超忽。唯馀留别句,掷地金石发。后夜倘见怀,长江弄秋月。
游仙辞 其二。明代。何吾驺。高楼千百尺,中有两仙人。金楹标雾霭,翠裾耀龙文。手持白玉箫,去是凤凰音。气动生凉风,声振入青云。粲然相顾笑,驾言游大清。挽手张孔盖,联䮽乱羽旌。果有双鸾至,乘之升天门。
华干携茶入园晚坐柔桑下。宋代。朱翌。光穿两脚间彤霞,声急城头集暮鸦。且与凤雏桑下坐,共烹龙焙雨前茶。的中薏嫩莲新采,笋上竿成竹已斜。读得齐民书熟烂,把锄今作老生涯。
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此诗为黄庭坚作?。宋代。苏轼。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庞公?此诗为沈辽作。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送谢生以南粤战功谒选北上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戈船下濑尽邀勋,年少登坛独出群。不是终军功易建,却因杨仆捷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