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月。
秋月光如练。
照曜三爵台。
徘徊九华殿。
九华瑇瑁梁。
华榱与璧珰。
以兹雕丽色。
持照明月光。
凝华入黼帐。
清辉悬洞房。
先过飞燕户。
却照班姬床。
桂宫袅袅落桂枝。
露寒凄凄凝白露。
上林晚叶飒飒鸣。
鴈门早鸿离离度。
湛秀质兮似规。
委清光兮如素。
照愁轩之蓬影。
映金阶之轻步。
居人临此笑以歌。
别客对之伤且慕。
经衰圃。
映寒丛。
凝清夜。
带秋风。
随庭雪以偕素。
与池荷而共红。
临玉墀之皎皎。
含霜霭之蒙蒙。
{车兰}天衢而徙度。
轹长汉而飞空。
隐岩崖而半出。
隔帷幌而纔通。
散朱庭之奕奕。
入青琐而玲珑。
闲阶悲寡鹄。
沙洲怨别鸿。
文姬泣胡殿。
昭君思汉宫。
余亦何为者。
淹留此山东。
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南北朝。沈约。望秋月。秋月光如练。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九华瑇瑁梁。华榱与璧珰。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凝华入黼帐。清辉悬洞房。先过飞燕户。却照班姬床。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上林晚叶飒飒鸣。鴈门早鸿离离度。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蒙蒙。{车兰}天衢而徙度。轹长汉而飞空。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纔通。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闲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昭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次韵周祭酒所和馆中雪诗 其三。宋代。史浩。风急何辞上阁难,且来共住玉京班。一蓑已得诗中画,万叠休传海外山。未放微阳穿日脚,少留清影在窗间。莫嗔爱入西湖社,夫子龙鳞正许攀。
丁卯元日有感却寄范伯桢。明代。王叔承。仙班无乃侍臣哀,龙去攀髯竟莫回。谁复草书封泰岳,可堪遗诏惜轮台。百年忽有河山变,万国重瞻日月开。春到定逢新礼乐,周南怜汝滞蒿莱。
雨。清代。周馨桂。一雨连旬日,朝朝守旧庐。有怀思志士,无语赋闲居。买药妻多病,挑灯弟问书。鲸波犹未靖,酬世意何如。
杂曲歌辞。行路难。唐代。李颀。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父兄子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宾客填街复满坐,片言出口生辉光。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当时一顾生青云,自谓生死长随君。一朝谢病还乡里,穷巷苍茫绝知己。秋风落叶闭重门,昨日论交竟谁是。薄俗嗟嗟难重陈,深山麋鹿下为邻。鲁连所以蹈沧海,古往今来称达人。
拾得他山玉一团,光华偏映读书轩。乍惊残雪留花砌,久讶明星浸石盆。
何处琢来秋水骨,半空吹落白云根。诗癯自拟连城价,不共歌牛月夜村。
小轩得白石玉雪不足喻置之竹泉石间大可人意也因邀云松同赋。明代。蓝智。拾得他山玉一团,光华偏映读书轩。乍惊残雪留花砌,久讶明星浸石盆。何处琢来秋水骨,半空吹落白云根。诗癯自拟连城价,不共歌牛月夜村。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二十四。明代。区大相。北河秋欲尽,时序乃无恒。草木未黄落,云霞尚郁蒸。司刑权久废,白帝令何称。切虑乖生理,春来冰更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