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
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唐代。白居易。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独行过柳桥而归。宋代。陆游。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草枯狐兔见,鹰隼方纵搏。老翁卧蓬户,疾痛在腰脚。忽觉意稍佳,快若解束缚。呼童扶下堂,西出度略彴。浮波见凫雁,决起惊乌鹊。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俛啄。霜余桑叶积,春近柳枝弱。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岁暮农事休,羡尔群饮乐。
咏史诗。马陵。唐代。胡曾。坠叶萧萧九月天,驱兵独过马陵前。路傍古木虫书处,记得将军破敌年。
除夕忆京中小弟。元代。胡奎。明朝岁事又更新,应簉鹓行拜紫宸。鳷鹊观前还见雪,脊令原上况逢春。花占蜡炬怜今夕,酒进屠苏少一人。池草梦中深念汝,寄来诗句莫辞频。
寓怀 其十五。明代。王世贞。文景体恭俭,陈粟俯丘山。易世因其资,气欲盖九纮。柏梁既以灾,建章遂造天。蜀汉穷材木,少府罄金钱。原麓既如髡,闾井宁不然。感此池上翁,精灵泣帝前。天心虽仁爱,毋乃滋倒悬。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二。明代。祝允明。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行止岂有津,谁为我稽疑。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天运实为尔,通塞任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