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曲

夜夜曲朗读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阶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译文

薄薄的云彩,飘浮在星空,把月亮遮住,又吐了出来;月光流动着,在我洁净的阶前,投下了一片阴影。

我与你分隔千里,明月照着我,也照着你,明月啊,你又怎知道,我每夜思恋的心情?

注释

夜夜曲:属乐府杂曲歌辞,多描写思妇怨女的情怀。

流影:形容月光清柔流动。

  夜色沉沉,明月皎皎,透进了窗户,女子满腹牢愁,无法排遣,只好把目光投向空中的月亮。她看的时间很长,品味得很细,只见到一片浮云遮没了月亮,云飘过去了,月亮又露了出来;月光的影子,洒在窗前阶上,移动着。前两句是借月写人。中国古代的宫怨、闺思诗总喜欢写月亮,似乎唯有月亮,才能理解与陪伴孤凄的女子,才能衬托女子思夫的苦思,如李白的《长门怨》说:“夜悬明镜秋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这首诗也信手拈出望月,来写女子心理。诗在写月时,又把笔墨凝聚在写云上。一个“吐”字用得很形象,杜甫诗有“四更山吐月”(《月》)句,写月亮从山后出现,欧阳修演化成从云中穿出,更使人感到新鲜,下句写月影也恰到好处。这就是传统的“烘云托月”法,云写得越好,月亮也就越有神采。

  三、四句具体写怀人。自谢庄《月赋》写出“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一名句后,用望月写怀人的作品大致都写人虽然分隔千里万里,但同在这明月照耀下,彼此思念的心意相同。如唐钱起《裴迪书斋望月》:“今夕遥天末,清辉几处愁。”白居易《八月十五夜禁中寓直寄元四稹》:“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这些,也就是后来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欧阳修这首诗在写月后,故作转折,翻过一层,说这明月虽然照着相隔千里的我们,可你又何曾知道我每夜思念恋人的心;所思念的人,虽然同在月光照耀之下,又是否知道我的心呢?于是把思念之情更加深了一层,由一夜扩展到夜夜,同时把所思之人别离长久、没有音信的事也隐括其中,由爱、由思又透出了几分怨来。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朗读
()

猜你喜欢

初三新月见如期,重九黄花又及时。

俱是人间称心事,典衣一醉更何疑?

()

集芳园北玉岩东,多宝楼台想像中。蟋蟀斗残天水碧,鹧鸪啼断木棉红。

书传玉枕千年重,画笑螺屏十事工。堤树湖波来息影,野梅无处问春风。

()

夜雨涨新碧,晓舟摇古堤。帆从金水落,家在日梁西。

万竹绕茅屋,千峰隔钓溪。探囊能起死,门外想成蹊。

()

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

()

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

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

胆瓶欲插费商量,爱好天生事审详。位置一花非草草,才人文笔佛心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