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鬓上斑多少,杯前兴有无。
官从分紧慢,情莫问荣枯。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唐代。白居易。别来王阁老,三岁似须臾。鬓上斑多少,杯前兴有无。官从分紧慢,情莫问荣枯。许入朱门否,篮舆一病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金缕曲 重游广汉三星堆,弹指十五年矣,步张元干韵。两汉。刘雄。又踏江干路。似当时、野凫几点,舞风禾黍。水瘦山寒人少至,翻觉心潮奔注。怅日月空成待兔。惨绿少年今渐老,尽铜仙铅泪还难诉。追往事,但流去。沈埋地下经寒暑。露峥嵘、乍惊世界,史前风度。玉作圭璋金作树,欲起公输共语。好面具、雕成谁与?应识红尘皆幻象,况轮回亿劫谁真汝?绝系念,弃丝缕。
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唐代。李中。启鉴悠悠两鬓苍,病来心绪易凄凉。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澎湖文石歌。明代。卢若腾。茫茫元气虚空鼓,长波汗漫蛟龙舞。忽然蓬莱失左股,幻结澎湖护仙府。秀灵磅礡孕扶舆,沧桑阅历成今古。遂有宝气摩青苍,知是奎星堕沙渚。雷电追取敕神丁,冰霜雕锼运鬼斧。合则成璧分如圭,圆成应规方就矩。藓斑隐跃渍璘璘,螺文屈曲旋楚楚。或如端溪鸲鹆眼,或如炎州翡翠羽。苍然古色露精坚,秀绝清姿工媚妩。几案有时烟云供,光怪犹作蛟龙吐。底用珊瑚采铁网,那复夜光誇悬圃。我来海外搜奇材,谁料眼中尽尘土。尘土尘土何足数,此石莫共匣剑处。惟恐神物不自主,夜半飞腾作风雨。
蒙使君召预池光之会。唐代。朱长文。韦公池阁尚依然,宾主于今不乏贤。郡内欣逢两耆俊,樽前喜会四同年。清谈自可成珠玉,真常何须听管弦。宴罢旌旗摇暮霭,蔡经寂寞别群仙。
记梦 其二。清代。陈忠平。秋月自圆缺,知音梦不难。牵衣风袅娜,把臂夜阑珊。倩影柔能握,清华凉可餐。晓来一挥别,只隔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