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
中丞薛存诚,守直心甚固。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
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
每因匪躬节,知有匡时具。张为坠网纲,倚作颓檐柱。
悠哉上天意,报施纷回互。自古已冥茫,从今尤不谕。
岂与小人意,昏然同好恶。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
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今我一涕零,岂为中丞故。
薛中丞。唐代。白居易。百人无一直,百直无一遇。借问遇者谁,正人行得路。中丞薛存诚,守直心甚固。皇明烛如日,再使秉王度。奸豪与佞巧,非不憎且惧。直道渐光明,邪谋难盖覆。每因匪躬节,知有匡时具。张为坠网纲,倚作颓檐柱。悠哉上天意,报施纷回互。自古已冥茫,从今尤不谕。岂与小人意,昏然同好恶。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以我惜贤心,五年如旦暮。况闻善人命,长短系运数。今我一涕零,岂为中丞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书台应瑞。清代。张鹏翮。擎天柱石拂清霄,余韵流风未觉遥。敢谓科名高井络,愿将忠荩答清朝。蓬莱云近朝霞满,阆苑春深宿雾消。指日山灵重应瑞,三台光映大江潮。
晚春寄友人二首 其二。宋代。唐庚。满眼芜菁断送春,多情饶病两关身。只知老去人心改,不觉愁来酒盏频。霜鹘空拳知有命,溟鱼竭水恐伤神。丈夫出处端无据,犹欲辞家再入秦。
题阙 其二十。明代。王世贞。李广僇降羌,百战侯不成。虞诩僇降羌,百口不一增。所以辛酒泉,终屈赵营平。天子诛南越,霜戈荡烟箐。畴举螳螂臂,卤级千万赢。斗印悬肘间,焉能使无腥。
声声慢 白桃花。清代。许嘉仪。春心炼雪,腻靥凝酥,韶华淡到无痕。本色天然,清艳肯映朱门。吟边又来瘦鹤,认疏香、应误黄昏。瑶台畔、问冰霜多少,酝酿仙根。一任闲评轻薄,有澄潭明月,自证前身。梦断梨花,春去懒对芳樽。瑶阶露华如画,正缟衣、孤立销魂。台洞远,付相思,流水冷云。
寄沈慎之 其二。明代。庄昶。老拙元无半寸长,逢君不语只空狂。白头静里焚香坐,长记移舟过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