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唐代。杜甫。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小酌饯。宋代。韩淲。潜鱼空浪藻,倦翼漫风林。邂逅留连饮,从容取次吟。名言惊思苦,离话惜情深。昔尔那知此,他还未必今。
春日游上方寺访竹塘上人禅房四首 其三。清代。李英。春草正芳菲,禅关隐翠微。古堂僧定后,荒径客来稀。烟散千山远,江空一鸟飞。坐听钟磬晚,双树思依依。
孟明田舍。宋代。吕本中。未嫌衰病出无驴,尚喜冬来食有鱼。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茅茨独倚风霜下,粳稻微收雁鹜馀。欲识渊明只公是,尔来吾亦爱吾庐。
又挽母。明代。钟芳。豆荐坤仪正,纶颁帝泽宽。投锤终显寇,丸胆旧师韩。人去梨花冷,堂空燕子闲。韶华不相待,挥涕几时乾。
證道歌 其二六五。宋代。释印肃。大象不游于兔径,针锋头上礼观音。百尺竿头犹进步,十方沙界现全身。
题香山禅院示玉峰上人。明代。谢榛。清秋策马湖西路,孤寺鸣钟山欲暮。偶逢老衲是同乡,相对不言中有悟。人生自抱摩尼珠,乾坤谁种菩提树。何劳长检贝叶经,如来在心非在形。蒲团坐久忘尔我,不知草虫喧户庭。夜半无灯亦无月,檐前松柏何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