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
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
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玉台观(滕王造)。唐代。杜甫。中天积翠玉台遥,上帝高居绛节朝。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江光隐见鼋鼍窟,石势参差乌鹊桥。更肯红颜生羽翼,便应黄发老渔樵。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张施二生自黄岩拿舟送别于台城赠以二绝 其二。宋代。王十朋。行役那堪八月时,肠非宋玉也应悲。烦君为寄梅溪信,少慰吾亲别后思。
送姚侍郎巡察云南。明代。薛瑄。玺书英簜使遐荒,万里山川草木光。霜早楚江枫叶赤,雨晴蜀道菊花黄。群芳拟欲除萧艾,百鸟还期识凤凰。六诏遍巡归奏日,定膺殊渥五云乡。
山中期吉中孚。唐代。李端。行人路不同,花落到山中。水暗蒹葭雾,月明杨柳风。年华惊已掷,志业飒然空。何必龙钟后,方期事远公。
杂诗三首 其一。元代。李存。老去无所为,结庐在竹庄。竹庄荆棘深,宿昔狐兔藏。岂无江海愿,齿发不足偿。生则居庵中,死则埋庵傍。